这是近期获批的案子中,最让我们觉得颇有成就感的案例。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申请人确实是该行业领域中的大牛,但是其早期研发主创的东西太过独特和保密,并没有个人专利。申请人之前询问过别家机构,别人建议其申请NIW,觉得EB1A把握不大,后来经过辗转介绍找到我们。
EB-1A人群类别: 科技类
申请人: M先生
年龄: 40+岁
专业领域: 网络工程领域
M先生曾担任上市互联网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凭借出类拔萃的创新理念和专业技能,完成一系列独创、复杂的巨型项目,为处于市场开拓期却囿于内外双重困顿的公司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解决了公司发展的燃眉之急。
M先生也因在网络工程的超前卫的创新理念和项目落地,短短几年时间里就从一名技术员工成长为公司重要的管理者和网络工程领域的佼佼者。带着数年里积累的工作技能和管理经验,M先生几年后组建起一支优质团队,自行创业成立了自己的互联网公司。为更广大的企业群体解决组网难题。
也正是因为M先生的职业经历丰富,成就影响深远,我们认为不应该拘泥于简单的专利等材料,因为他的个人才能完全具备真正杰出人才的定义。于是,我们建议做EB1A和NIW的双申,以EB1A为首要目标。
由于M先生专业领域的独特性,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挖掘M先生的优势,我们特意在文案团队搭配了资深文案和本身具有网络工程专业背景的同事为搭档。前期,文案团队还专程到M先生的城市和公司走访面谈,并在过程中多次进行电话沟通,职位更精准地了解行业背景和描述其优势定位。
I-140主张
最终,我们将M先生提供的海量材料组织和串联起来,提炼出其最有优势的五项主张:
1)原创性重大贡献;
2)在信誉卓著的组织担任关键性或领导性地位;
3)媒体报道;
4)评审;
5)专业或重要商业期刊发表文章。
另外,还有5封来自同行和知名客户的推荐信。
M先生递案的时候正值疫情期间,移民局整个邮递和反馈速度都比较慢。我们在3月份为M先生递交了NIW申请。随后继续补充他的EB1A申请材料,包括推荐信数量从NIW申请的2封,提升到EB1A申请的5封。
5月末递交了EB1A申请,在他递案收据还没收到的情况下,移民局突然宣布重新开放加急了。于是,在我们收到收据之后,重新递出加急申请,13天后无补件直接批准了M先生的EB1A申请。
EB1A的案件申请就像雕琢一个项目,并不是简单的套用模式。 特别是针对有些案件申请人来说,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其背景,去设计最适合的呈请方式。
谁都希望遇上条件百分百符合移民局要求的标准化申请人。但事实上是,每个申请人都是独特的,花心思定制,还是走流水线套模板,这一方面取决于态度,另一方面取决于能力。
美利通专注美国职业移民申请,涉足多种行业细分领域,为各类杰出人才匹配合适申请方案。欢迎拨打4008-762676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一步咨询。
长按二维码扫描,进行移民咨询